绵绵

© 绵绵 | Powered by LOFTER

精分治疗的核心概念和工具——鼎鼎大名又神神叨叨的投射性认同

       前文讲到投射与内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当这两者同时在一个防御机制中出现,于是变幻出一种新的防御方式——投射性认同。

       嗯,A向B投射,B认同了A的投射,这个过程既有投射又有认同,就是投射性认同,对吗?——NoNoNo,请不要小看了这个家伙,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投射性认同”是精分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更是精分治疗和咨询中的重要工具。对来访者的投射性认同进行解读是精神分析师开展治疗和咨询工作的重要手段,换句话也可以说,辨别投射性认同是分析师的核心技术工作之一。投射性认同还是唯一一种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的防御机制,它这种人际互动的特点,使得其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影响和作用不容小视,它甚至决定着一段关系的性质和命运。

       “投射性认同”如此重要,是所有学习精神分析的人必须研究的课题,但如果要在精神分析理论中选一种最能把人搞晕,最难被讲清楚的概念,它获得的票数也一定遥遥领先。从1950年前后这个词第一次被提出到今天几十年的时间里,它的定义一直在发生变化,争论声不断。《精神分析诊断治疗》这系列经典著作的作者也坦承在实际工作中,“辨别投射性认同让分析师非常头痛”。而作为一个非动力流派的家伙,要怎么向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朋友介绍这个复杂、重要又有争议的精分概念,更让人挠头,也不知道是怎么骑上老虎背的我只好尽力而为啦。

       我尽量去讲清楚比较被公认的部分,同时也介绍一下批评者的意见(想深入研究的朋友可以去看国内李孟潮老师的专题文章,当然也需要进一步学习拉康),不敢说完全讲清楚,尽量不带偏吧。

       投射性认同其他所有防御方式不同,它是唯一一个需要对方配合才能完成的防御,其实是一个双人的“游戏”。这个防御机制要成功实施,我们不但要投射给对方,我们还要对方认同。看到了吗?是对方认同,而不仅仅是对方认同。整个防御机制发生的过程有点绕来绕去,为了便于理解,先分步骤来看一看——

       步骤一:投射者(A)将自己想象或感受到的、或自己身上的某种(不想要的)情感或特质,强行投射到另一个人(B)身上,——这是投射的部分,我们前面讲过。

       步骤二:由于B具有常人的思维情绪和防御,因此自然会受到A的言行的影响,被投射者(B)在关系和情境的压力之下,不由自主地使用了内摄,把A投射给他的本不属于他的东西内化,认同了A的投射,于是B真的变成了A认为的那个样子,——这是内摄和认同的部分。

       步骤三:B用与A的幻想相契合的方式来体验自我,并对A反馈,于是A的猜测得以印证:“B果然和我想的一样!”从而进一步证实了A最早投射出来的那些情况是真的。——大家看到了吗?这里很关键地绕回来啦!

       以上这三部曲是投射性认同防御机制成功实施的整个过程。

       简单说就是,A向B投射,B认同了A的投射,A内心OS或干脆直接挑明:啊哈!B这个家伙果然如我想的一样(坏)!(还有一种表达方式通常是,B不按我说的做,他就是个坏人!)——这样一气呵成的一个过程,我们就说A成功地实施了投射性认同这一防御机制。

       咱们进一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帮助理解。

       比如一对情侣吵架。A说,你这些天回我消息都挺慢的,你是不是不在乎我了?B说,当然没有,只是最近工作事比较多,再说没啥紧急的事也不用马上回复吧?A说,你果然是不把我放在心上了,刚谈恋爱时你不是这样的。我跟你说过我没有安全感,你不及时回复我,难道想不到我有多难受吗?B说,很抱歉,确实也是这几天太忙了,那个客户要求很高——。A打断,你不要拿客户当借口,难道我没有客户重要吗?你明知道我很紧张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为什么不在意我的感受?你就是新鲜感过了,心里厌倦我了!B:我真的没有,好不容易抽空见面,咱们不要吵架。A:你不想和我交流,是吗?你有在听我说话吗?你还说在意我,没有厌倦我吗?!B:……对不起,我下次一定及时回复你的消息,别生气了啊!OR ......你说啥就是啥吧!我天天上班已经够累了,你还这样无理取闹真是让人心烦!

       这个情景不是很陌生,对吧?我们来深入分解一下这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在不断被A质问的过程中,B的内心有一种可能性是,觉得自己完全冤枉,可是无法自证清白,面对无理指责,很难不生出一种负面的情绪。另一种可能性是,他/她想A反复强调的也许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可能有的时候自己确实真的有那么一点厌倦的感觉。在这两种可能性下,无论B内心是否认可A的具体指责,在这段对话中体验到委屈、愤怒还是内疚,自责等情绪,其实都是在用认同A的投射的方式,以负面的感受来体验他们之间的关系。

      再来看A。A虽然一直强调说想得到B的回应,但其行为却始终是在进行单向的表达,并不理会B的解释。A不仅向B投射了一个想法,还投射出“无法得到(想要的)回应”的感受,让B亲身体会到这是什么滋味。A甚至投射出想要破坏这段关系的欲望。这样几个回合或者反复几次下来,B很可能会最终完全接受A的投射,——“是的,我确实挺烦你的,我也厌倦了和你的关系”,A的“预言”得以实现。假如B因此离开A,还会进一步“证实”A内心深处“关系就是不安全的,自己总是被抛弃”的认知,实现A更深层的“自证预言”。

       结合以上的案例,我们再来理解投射性认同的三种常见的使用方式,应该就更容易了。

       一,把自己的内部世界投射在另一个人身上,以至于自己对对方的形象产生巨大的曲解。——投射者内心OS:你就是我认为的那种人,你无法为自己辩解,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二,用不合理的指责刺激对方,使对方产生如你当初被不合理对待时一样负面的情感。——投射者内心OS:我曾受到的委屈和感到的愤怒,现在你感受到了吗?

      三,刺激对方,隐形地促使对方表现得像当初那个曾经使你感觉如此糟糕的人一样。——投射者内心OS:你(就像当初那个恶劣的人一样)恶劣地对待我,我总是被如此对待。

      到这里,大家能看出投射性认同这种防御方式的特殊之处了吗?它实际上是一个人在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进行行动或者反应。它既具有“自证预言”的特征,也涉及了对他人行为和情感的隐形操纵。投射性认同的核心既不是投射也不是认同,而是诱导和控制。或者换句话说,它是以诱导对方认同为目的而进行的投射,对方认同是这种防御机制成功起效的关键

       由于这种互动性、配合性的特点,投射性认同真实生动地存在于各种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之间,并在很多时候最终主导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性质和走向,

       在投射性认同中,诱导和控制,被诱导和被控制都是无意识的,是双方内部系统的无意识交流模式。有人说,关系中的投射和认同是量子级别的纠缠。要识别它,并跳出它的影响是十分困难的。

       从投射者A的角度来说,这种防御机制的被启动的根源通常是,投射者将早年与抚养者或重要他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内化成了自体的一部分,并且又无意识地将这种旧模式置于当下的现实的关系中。这就像是一个人将自己内部舞台上正在上演的一个角色(涉及早期客体关系)强行却又无意识地派给另外一个人来扮演。投射者会用不易察觉但却是强有力的操纵来诱导对方以限定的方式来行为,以便在新的关系中不断制造、重复以前的关系旧梦。

       而在这个过程中,被投射者会感到很多自己的想法不是来自自己的,自己在被迫地做着什么。他必须非常有定力才可以既不认同对方投射的想法,也不认同对方投射的情绪。

       在上述的例子中,不论B认可A的指责,承认自己确实对A有所忽视,今后额外地更关注和回应A的需要,还是觉得A无理取闹,对A逐渐疏远,这两种行为其实都是建立在对A的投射予以认同的基础上。只有B完全不受A指责的影响,基于自己的感受和对自己的认知,原本打算怎么做还是怎么做,该关心关心,该回复回复,以自己稳定的节奏和边界感来推动关系的进展,才是真正地跳出了A对其投射性认同的诱导和控制。这特别不容易的,对吧?B需要有内心强大的安全感和稳定性,才能不被“带节奏”。

       而在精神分析治疗和咨询中,分析师正是通过作为被投射者,在当下的咨访关系中及时捕捉来访者的投射性认同,并以良好的自我功能对来访者的投射做出认同,同时将来访者投射过来的模糊信息更加清晰化地呈现出来,让关系里原本无意识的交流过程逐步意识化,帮助来访者从无意识的“旧梦重温”中醒来,从而让来访者得到康复。这个过程也体现了动力流派常常说的,要把分析师这个人作为治疗工具的含义。有些时候我们说一段好的关系可以治愈一个人,其实也是包含了这层含义。对方不一定要是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只要他有良好的自我功能,在被投射的时候不去“被迫“认同,能够以稳定的人格和情绪去引导这段关系的走向和发展,原本的投射者也有可能会在这段关系中得到治愈。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对投射性认同是怎么一回事儿有一个相对清楚的了解了吧?

       那么,下面我们再顺便来了解一下亲密关系中常见的投射性认同的四种类型。

       一、权力型投射性认同——投射者内心OS:我对你好,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就是坏人。

       大家都知道的PUA就包含了权力型的投射性认同。这种投射性认同通过诱导他人的软弱、无能感,以实现自己的控制欲和权力欲。投射者总是表现出自己很厉害,我说的都是对的,你不能反驳我,你没我强,你必须完全服从我的指令。被投射者会感到被贬低、被瞧不起,感到自己是无能的、怀疑自我价值。

       二、依赖型投射性认同——投射者内心OS: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助我、照顾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就是坏人。

       “如果你不关心我,我就走投无路”,“如果你不帮我,我就活不下去”,投射者甚至以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迫使对方关心他或者帮他。这种投射性认同通过诱导他人的成就感、助人心,以实现自己的控制欲。被投射者一开始会感到自己充满了价值感,因为在被人崇拜和依赖。可是长期陷入被索取中,会感到疲惫和被压榨,当有一天终于不堪重负,那么对方所投射出来的想法就更加彻底成真了。

       依赖型投射性认同的投射者在恋爱中常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等行为,记住的总是两人相处过程中不好的事情与感受,并将其焦虑投射给对方,暗示、诱导对方做出抛弃、不负责任的事情。我们常说的比较“作“,有时候就跟依赖型投射性认同相关。

       三、迎合型投射性认同——投射者内心OS: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就是坏人。

       这个是诱导他人身上的内疚和感激之情,实现自己的成就和拯救欲望。这种类型在一些粉丝心态里面还挺常见的。“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怎么能让我失望?”投射者给出的赞美和付出的背后是你必须满足我的需要和期望,否则你就是个坏蛋。

       迎合性投射认同还有一种反向使用的情况,即被动迎合:你爱我就该为我倾尽所有,否则就是不够爱我。

       四、情欲型投射性认同——我如此性感(有性能力),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就是坏人。

       投射者将性刺激成为关系建构的唯一基础,用性吸引力来诱导对方,从而满足性欲和控制欲。正常爱情关系中当然也有性,并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一定还会有其他,比如爱慕、理解、陪伴、支持等,但在情欲型投射性认同中,性成为关系建构的唯一基础。投射者内心会有一种自动化的潜在假设:性是保持所有事物紧密链接的存在。

       其实,沉浸在投射性认同游戏中的人,往往比一般人更渴望建立亲密关系,然而他们进入亲密关系后,又难以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无法接受对方的真实反应,很难与人建立稳定、持久、深度的连接,无意识地将对方当做一个幻象的投影和被操控的傀儡。

       通过理解投射性认同这个防御方式,我们可以有这样一种体会——成年人的边界感是很重要的。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和他人产生链接,能够有相互喜爱、支持、帮助的情感和行为。我们付出,也希望能够得到回应,这是无可厚非的,非常合情合理的需求。 但前提是我们要明白,我们欣赏对方,做出一些友好、关怀的举动,这个行为发出的人是我们自己。对方是对方,跟我们自己是两个不一样的,各自独立的个体。不一定我们给出去的,就是对方想要的,我们要允许也接纳对方可能“不喜欢”、“不接受”、“没反应”等等回馈。两个人在一起,不是为了谁能控制谁,而是两个人互相地依赖、支持和共同成长。付出不是以获得认同为终极目的,而是一种平等交往中的主动行为。我们需要做的是自我认同,而不是诱导和控制他人认同,这是投射者要经常提醒自己的。

       而被投射者则要记住萨特的这句话: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要拒绝投射性认同,我们需要觉察、保持清晰的自我认知,不管别人怎么说,为自己提供稳定的、持续的认同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清晰和稳定的,那么他就比较有可能在被投射时,较快地感受到不同和不对劲的地方,不会轻易因为对方的“强势”和“纠缠”而动摇自己内心的判断。

       如果对我们运用投射性认同的这个人,是我们亲近的人,是我们无法避开的同事或者家人, 那我们还要去学习和锻炼自己温和而坚定地拒绝认同的能力。我们需要接纳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判断。就像好的精神分析师对来访者做的那样——我理解你,你这样做是有理由的,我共情你,你感受到的情绪我能够体会,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你不是咨询师,这样就可以了。一定不要尝试去直接拆穿他。 因为防御机制是投射者的自我保护,他可能是受过伤的,他可能是被这样对待过的,所以他无意识地用这种方式在保护自己。精神分析师在喊醒一个处于旧梦中的人时,也是要非常注意时机和技巧的,否则很可能会对这个人造成伤害。如果对方有人格问题的话,这样做还会激怒对方,使你自己也面临危险。

       说到这里,正好可以讲一讲批评者们的意见。大家已经了解到,辨别和拒绝投射性认同需要被投射者拥有良好的自我功能和敏锐的觉察力,那么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被投射者(分析师)如何确保自己能够准确分辨他对投射者(来访者)的感受哪些部分是属于自己内心原有的、哪些部分是对方投射的呢?特别是当咨询师使用“反认同“、“反移情“这种工具来对来访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这么关键的定性环节,仅凭被投射者(分析师)的主观判断吗?我们前文讲过,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精神分析师必须自己先接受相当长时间的个人分析去深度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即便经历了一段很长的个人分析,分析师依旧无法了解自己全部的动机,分析师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所不知道的潜意识,这是由潜意识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因此,有批评者认为,投射性认同这个词的定义和趋向本身就带有精神病性的思维模式,难道感受和想法是可以像有形的物质一样,在两个人之间随意挪来挪去的吗?听起来就神神叨叨的,不够客观和实证。分析师如何确保对其本人内心世界的判断是准确的呢?毕竟,分析师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咨询的过程中,本来就会有很多的主观感受,比如焦虑、愤怒、成就感或者挫败感、感到被攻击,被抛弃,甚至对来访者产生性幻想等。如果把这些感受全部归结为是“由来访者投射的”、是“来访者的无意识诱导和迫使分析师感受到并付诸行动的”,那可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分析师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就可能过度使用投射性认同这一概念,将治疗过程中的责任和重担推卸转嫁到来访者一方,甚至站在权威的地位对来访者进行压制和伤害。拉康派认为,由于传统动力学的思维局限在想象界,没有展开符号界的维度,因此很容易疑神疑鬼、“走火入魔”,自芮克和比昂之后,投射性认同开始被广泛运用于所有年龄段和所有人格结构的来访者,这更是非常不严谨的,这个概念严格来说不应该适用于神经症的来访者,现在是被过度滥用了。

       身为一名业内人员,我不得不承认,批评者说的这些情况是实际存在的,特别是在目前国内精神分析师的认证程序和标准都并不那么严谨情况下。即便不是精神分析师,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如果把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认为是由对方带来的,甚至认为自己的不良行为都是由对方无意识诱导的,滥用投射性认同的概念,推卸自己在关系中的责任,显然也是非常不合理和危险的。因此希望大家在理解、接受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的时候,也提醒自己它的局限和争议。

      同时,也再次提醒读者,虽然我近来的几篇文章介绍了一些精神分析领域的概念,并且为便于理解,也举了一些现实的例子,甚至分析了某部分人群的心理状态,但请大家在真实的互动关系中不要轻易对号入座。如果你确实感到特别不对劲或者严重怀疑对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疾病,最好的办法是保持距离,而不是趁机指责或者直接揭穿,这是对双方的保护。网络上,社交文明要落后于现实世界,因为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有些言行更肆无忌惮,有些内隐压抑的东西更加暴露、赤裸,也常常更容易激起我们负面的情绪感受,所以更建议大家保持觉察,打开框架,提醒自己不要花费过多时间精力在某些不重要也不喜欢的人身上。以上,我都与朋友们共勉。

       又,我这一系列的文章是越写越“学术”了,笑哭,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在老福特写起“论文”来。啰嗦这么多,绕这么大的圈子,主要还是因为我觉得,人性是复杂的,心理学本来就是一个多范式的学科,同样一个问题、事件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解读方式和角度。在大众不熟悉的专业领域里,在本来就有情绪和立场的人群中,强调单一方面的解读角度,是容易造成误导,形成某种新的偏见。虽然那样写的话,文章会更加有趣,也更击中某些心理和关系的痛点,我自己也能更加发泄情绪。

       ——当然,这都是“官方对外”的理由,核心还是我本人在用“学术”进行隔离和升华的防御呢。


评论
热度 ( 16 )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